
你可能在網路上看過很多人推薦各種狗狗用品,但對於城市飼主來說,「到底哪些是真的有用、哪些只是看起來可愛」一直是個問號。
我們經常在課程中被問:「你們都用什麼訓練工具?我自己可以準備什麼嗎?」
這篇就帶你一次認識:訓練師常用的工具 + 我們會推薦飼主準備的道具,從行為教學到日常練習,讓狗狗在生活中也能穩定學習。
🐶 一、訓練師常用的基礎工具有哪些?
這些是我們在實際訓練中,最常使用、也是最有幫助的幾樣工具:
✅ 1. 散步工具:胸背帶 or 頸圈?
市面上有許多不同設計的牽繩工具可選,像是一般胸背、胸前扣背帶、頸圈等,常讓飼主不知道該怎麼挑選。
如果是進行牽繩訓練、建立散步規範,頸圈會是較合適的工具,能提供清晰的訊號引導,有助於狗狗學習與人協調步伐。
但我們也理解,多數飼主會擔心頸圈可能對氣管造成影響,因此在未正式訓練前,胸背帶仍是常見的替代選項。
我們建議:工具不是關鍵,關鍵在於怎麼用。選擇安全、合身、不干擾狗狗行走的款式,再搭配正確的訓練方式,才是最理想的做法。
📌 不論使用何種工具,請確保配戴合身、不滑脫、不限制肩關節活動。
✅ 2. 牽繩(1.5~2 公尺固定長度)
伸縮牽繩,我們推薦使用固定長度的訓練牽繩。
這能幫助狗狗建立明確的散步界線,也方便我們在教導牠「與人同步移動」、「鬆繩行走」等行為。
✅ 3. 零食包 & 高價值獎勵
訓練過程中,「即時給予正向回饋」是非常關鍵的。
我們會準備不同等級的零食(乾飼料、小肉條、起司條),根據行為難度與環境干擾程度,給予狗狗不同強度的獎勵。
📌 建議飼主日常也準備一個方便的腰掛式零食包,能夠快速獎勵「你喜歡的行為」。
✅ 4. 嗅聞墊、藏食玩具
行為訓練不只是指令練習,還包括情緒調節與專注力建立。
嗅聞墊、藏食球或可以塞零食的耐咬玩具,是我們在教狗學會冷靜、延長獨處時間時的好幫手。
🏠 二、飼主可以準備什麼工具,讓狗狗在家也能練習?
不一定要專業訓練現場才需要道具,飼主在家也可以從以下幾樣開始:
🛏️ 安心小窩(或遮蔽空間)
這不是「關起來罰站」,而是提供一個狗狗可以選擇進入、感到安全的空間。
對怕聲音、需要獨處或容易焦慮的狗特別重要。
可以用布籠、厚毯子、開放式布簾角落搭建。
加上牠喜歡的毯子、玩具、啃咬物,就成為「我的避風港」。
🧸 耐咬型安撫玩具
適合嘴巴喜歡咬東西的狗狗,不只是磨牙,也能幫助牠轉移注意力。
市面上常見如 Kong、Qwizl、LickiMat 等,都能塞食物、延長啃咬時間。
記得依據狗狗咬合力與年齡挑選適當硬度的玩具,破損就要及時更換,避免誤食。
🎯 基礎互動練習小道具
你不一定要買貴的訓練器材,只要幾個日常用品就能開始互動遊戲:
替代按鈴的塑膠蓋:練習目標碰觸、手指追蹤
幾個倒扣紙杯:玩簡單的「找零食在哪裡」遊戲
路障、椅子:當作障礙訓練,引導狗狗繞行、等待
這些簡單互動不只能訓練指令,更能培養狗狗「跟你一起做事」的樂趣。
✍️ 結語:工具只是媒介,核心還是你
無論是胸背帶、牽繩還是嗅聞墊,真正的重點永遠不只是「買對東西」,而是「如何用這些工具,讓狗更願意學、讓你們的默契更好」。
與其追求最熱門的商品,不如問自己一個問題:
這個工具,能不能幫助我和牠溝通更順利?
你不需要一次買齊所有東西,從幾個你們生活裡真的會用上的開始,慢慢建立牠對你的信任與期待,這比任何裝備都來得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