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出門沒幾分鐘,鄰居傳訊息說你家狗又在叫了。
你其實只是去樓下拿個外送,回家時門口已經一灘口水、全屋亂成一團。你開始懷疑:「我是不是太寵牠了?牠是不是故意?」
但真相是——牠不是故意,是牠真的不安。
對有分離焦慮的狗來說,你離開,牠的世界就解體了。
🐾 什麼是「分離焦慮」?
不是所有會叫、會追門、會黏人的狗都有分離焦慮。
但如果牠在你「準備離開」時就開始出現這些行為,就需要特別注意:
你拿鑰匙、換鞋牠就緊張、哀叫、打轉
你出門後會有過度反應(吠叫、破壞、抓門、尿尿)
你回來後牠興奮到失控,甚至尿出來、跳上跳下
明明剛出門沒多久,牠已經喘氣、流口水、濕一片地板
這些都不是壞習慣,而是恐慌反應。牠真的不知道你是不是還會回來。
🧠 為什麼會這樣?
狗的時間概念跟人不一樣。牠們靠「習慣的模式」理解世界。
如果從小總是跟人在一起、沒學過獨處,突然有人離開,就會像被抽走地基。
還有一種情況常常被忽略:
有些飼主太害怕狗孤單,反而養出對人過度依附的狗。
整天形影不離、睡覺要一起、走到哪跟到哪……
這樣的生活很甜,但牠沒機會學會「一個人也能安全」。
🧩 怎麼幫狗走過分離焦慮?
不是叫牠「你給我冷靜點」,也不是丟個玩具就走。
分離焦慮需要用「循序漸進」+「讓牠有掌控感」的方式慢慢練:
✅ 1. 刻意製造小段時間的「短暫分離」
不是一次就出門半小時,而是先在家裡關門、上廁所、移動到另一個房間,讓牠練習你不在眼前,但你還在這個空間。
✅ 2. 建立「預測性」
每天的出門時間、回來的模式越固定,牠越能建立內在節奏。不確定,是最大的不安來源。
✅ 3. 出門前不要太情緒化
你越是依依不捨,狗越會感覺:「這是一件大事。」
反而是淡淡地處理,讓牠覺得「這件事很正常」,牠才不會放大情緒。
✅ 4. 回家時別太激動
狗情緒如果在你回來時瞬間爆炸,代表牠之前在忍耐緊張。讓牠有一段平穩過渡期,反而能穩定牠的情緒節奏。
🌿 陪牠學會:你雖然會離開,但你一定會回來
分離焦慮的狗,不是任性,也不是太愛你。
牠只是還沒學會怎麼跟「不在你身邊的時候」和平共處。
我們能做的,是慢慢教牠理解:
你會離開,但你一定會回來;你不在的時候,牠也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。
這需要時間,但絕對值得。